首页 >> 中华秘方 >> 正文
骨髓炎
2009-3-13 16:25:0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约占7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约占10%;其它如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均能引起本病。
急性血原性胃髓炎是化脓菌由某一部位的病灶进入而引起,常见的病灶多位于体表,如疖、痈、毛囊炎以及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但亦有查不出原发病灶的。无论有无原发病灶,血流中有细菌,是造成骨髓炎的先决条件,但还必须具备有诱发的条件,才能造成骨感染、诱发条件为:(l)机体抵抗力。骨髓炎的发病决定于人体抵抗力的强弱。影响抵抗力的因素很多,如久病初愈、体弱、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着凉等。(2)局部抵抗力。创伤不是引起骨髓炎的直接原因,但与发病可能有间接关系,在临床上病人常主诉有创伤史,可能由于损伤使局部抵抗力降低,毒力小者则发病轻。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疔,疖、痈、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等病后余毒未尽,深蕴于内,经骨而继发,亦即所谓“余毒流注”所致;由于本病附骨成脓,故又称“附骨痈”(急性骨髓炎)或“附骨疽”(慢性骨髓炎),因其溃后常形成窦道,可有死骨脱出,而又称“脱骨疽”。
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因感染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有中毒症状如发冷、寒战,体温急剧上升,高达30—40℃,脉搏加速,全身虚弱,白细胞计数增高,可高达30000以上,血沉率快,血细菌培养常为阳性。患肢剧痛,肿胀,不敢活动。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甚至有死亡者。
急性骨髓炎的病例。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即转为慢性骨髓炎。临床上一般以在发病后4周内,死骨未形成前为急性期,以后为慢性期。
一般在急性期后,仍有低热和局部肿痛,或已有窦道;有时临床上已愈合,但在数月或甚至数年后突然发生周身发热,患肢疼痛,原来的窦道口红肿,继而溃破;经休息或治疗,上述症状消退,但仍遗有窦道,如此反复发作。
X线检查在早期常无骨质改变,一般在发病后2周才开始显示病变。但早期摄片可作为对照;早期X线检查虽无骨质改变,但仍不能排除骨髓炎。应该以临床表现为根据。否则会延误诊断和治疗。2-3周后,X线表现骨质疏松,一般在干骺端处有一模糊区和明显的骨膜反应,并可见到肿胀的软组织阴影,数周以后出现骨破坏现象,周围骨萎缩,死骨和骨壳形成,以后出现硬化的死骨阴影。
慢性骨髓炎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间,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时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为了明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可用碘油或12.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慢性骨髓炎还可能有畸形、关节强直、癌变等并发症。(施杞)
  • 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网址:http://www.th55.cn
热点信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