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秘方 >> 正文
肝硬化
2009-3-13 16:25:0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肝硬化是以肝腔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为各种致病因素持久或反复地损害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再生,同时结缔组织也弥漫性增生,结果导致小叶结构破坏和重建,使肝脏变硬。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由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并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前者为本病的早期,症状多较轻,常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以及面色萎黄,面、颈、上胸、背部、两肩及上肢可有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手掌发红(称为“肝掌”),肝脏轻度肿大,表面光滑,质地偏硬,脾脏轻度或中度肿大。后者为本病的晚期,是早期症状进一步加重,形体消瘦、疲乏无力、面色灰暗、腹胀腹痛、胃肠道出血、脾脏肿大(约为正常的2一3倍)和肝脏先大后小,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腹壁静脉及脐周静脉曲张,并有腹水形成。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失调、肠道感染、药物或工业毒物中毒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为病史中有病毒性肝炎、营养失调或长期酗酒等致病因素;肝脏肿大、质地坚硬以及肝功能减退与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的阳性结果;食管X线钡餐检查显示食管或胄底静脉曲张,超声波检查有参考性波型。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假小叶形成。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保肝药物、利农药物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对门脉高压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脾肾静脉吻合术、门自静脉吻合术、脾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较早期的病例,经过适当治疗,可以好转。本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为肝性昏迷、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感染及肝硬化肾功能衰竭等。
本病在中医学中多属“症积”、“鼓胀”范畴。认为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受病而导致气滞、血痛、水蓄。黄疸日久、感染蛊毒、饮食不节、嗜酒过度等均可导致肝脾内伤,肝喜条达而主疏泄,肝失更泄,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使脾失健运,可形成肝那脾虚。又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肝郁气滞,则血行不畅,使脉络瘀阻而形成症积。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致水湿内停,腹部逐渐胀大而成鼓胀。肝脾长期受病,势必影响及肾,肾阳虚志则膀胱气化无权,水湿不行而使鼓胀日益加重。肾阴靳伤,则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耗血动血,甚则肝肾阴竭,而见神昏惊厥。总之肝硬化的早期多属肝脾的气滞和血劳;已见腹水形成,多属气血凝滞,阻于肝脾之脉络,水湿停滞不化,而呈“本虚标实”;至其末期,多累及于肾,而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的分别,或两者兼而有之。
  • 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网址:http://www.th55.cn
热点信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