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
2009-3-13 16:25:0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毛囊炎系毛囊部的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炎症性丘疹,中心贯穿毛发,顶端形成小脓点,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一般不留疤痕。自觉轻度疼痛或搔痒。成人好发于头皮、颈项、背部、臀部及小腿多毛或易摩擦部位。小儿则好发于头皮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小片状秃发疤痕。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根据皮损与毛囊一致,好发于头、项、胸背部,有小脓点等特征,可诊断毛囊炎.治疗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局部外涂2%碘酊或5.5%新霉素二甲基亚砜溶液,或其他抗菌素软膏。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栽,因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名称。如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羊须疮”、“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燕窝疮》中记载:“此症生于下颏,俗名羊胡子疮。初生小者如粟,大者如豆,色红热痒,微痛,破津黄水,形如黄水疮,浸淫成片,但疙瘩如攒,由脾胃湿热而成。”并在《发际疮》中记载:“此证生项后发际,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本病之病因病机为内郁湿热火毒,外受风邪相搏而成,或兼暑热之毒,排泄不畅,使热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治宜清热解毒、利湿祛风。(向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