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秘方 >> 正文
体癣
2009-3-13 16:25:00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本病系发生于平滑皮肤(除手、足癣,花斑癣外)的浅部真菌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夏季,冬季常减轻或消退。皮损初为单个或多个针头大小红色丘疹或水疱,继而形成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有细小鳞屑。随着皮损向周围扩展,中央逐渐消退,呈环状,其边缘部分有活动,形成多数丘疹、水疱和鳞屑,排列成边缘狭窄的圆圈、皮损大小不定,一般在O.5-5厘米之间。以多汗、潮湿、易受摩擦的部位多见,特别腰际、腋窝和颈部,亦可发生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常有瘙痒。
本病的病原菌多为红色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主要由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污染衣物的间接接触而传染,亦可自身接触传染,如手、足癣。少数可由猫、狗等家畜传染而来。
本病依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亦可取磷屑作直接镜检,可见真菌菌丝或孢子。现代医学治疗采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十一烯酸软膏、复方雷锁辛搽剂、l-3%克霉唑、咪康唑和益康唑霜等。大面积体癣可口服酮康唑。
祖国医学文献中有关本病的名称颇多,但都以其形态命名,如“金钱鲜”、“铜钱癣”、“环癣”和“荷叶癣”等。隋《诸病源候论·癣病诸侯》曰:“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癣病之状,皮内隐疹如钱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里生虫,搔之有汁”。均因虫淫致病。
究其病因,乃系肥胖痰湿之体,外受风、湿、热、虫侵袭皮肤所致。故其发生,皆由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则气血痞涩,发此痰也。(叶琳)
  • 转载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网址:http://www.th55.cn
热点信息
推荐内容